首页 资讯 正文

玩具产业如何“玩”出新天地?

体育正文 195 0

玩具产业如何“玩”出新天地?

玩具产业如何“玩”出新天地?

新华社北京5月31日电 能交流、讲故事的(de)毛绒玩偶,融入中国文化、科技(kējì)元素的拼插积木,电影《哪吒2》衍生开发的各类公仔……临近六一儿童节,种类纷繁(fēnfán)的玩具点亮了孩子(háizi)们的世界,也折射出产业发展新活力。

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玩具生产和(hé)出口国。数据显示,2024年,国内市场玩具(不含潮玩)零售总额为978.5亿元,比上年增长7.9%;今年(jīnnián)3月,中国玩具(不含游戏)出口额(chūkǒué)为30亿美元(yìměiyuán),同比增长6.4%。

小小玩具何以“硬控”消费者?玩具产业呈现哪些新(xīn)趋势?记者近日进行了走访(zǒufǎng)。

IP赋能激活新(xīn)增长极

羊角呈虾饺褶皱造型(zàoxíng),托盘设计成蒸笼纹理,底座能(néng)播放粤语(yuèyǔ)早茶叫卖声……位于广州北京路步行街的一家潮玩店内,原创IP“卷卷羊”将羊仔形象与当地美食元素融合,一经上市便广受欢迎。

图为TOP TOY原创IP“卷卷羊”。(受访者供图(gōngtú))

当前,IP与玩具结合,赋予产品收藏、社交等(děng)属性(shǔxìng),潮玩化趋势明显。

走进(zǒujìn)广东森宝文化实业有限公司展厅,由积木搭建起的“创意(chuàngyì)王国”里,处处能见大热IP的身影。

“我们通过一个个刻有中国文化(wénhuà)印记的IP内容切入(qiērù)不同的消费(xiāofèi)圈层,打造有特色的积木品牌。”森宝文化联合创始人林泽哲说,在IP战略的持续推动下,公司(gōngsī)近些年营收年均增长约10%,去年整体营收规模约5亿元。

从盲盒到积木,从手办到毛绒玩具,记者走访潮玩聚集区发现,热门IP正成为(chéngwéi)玩具产业发展的(de)“风火轮”。将潮流艺术作品建模,形成可感可触的潮玩,已成为众多(zhòngduō)文化企业创新玩具产品的重要方式。

中国(zhōngguó)玩具和(hé)婴童用品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,2024年,国内潮流和收藏玩具零售总额为465.7亿元,潮流和收藏玩具及周边产品(zhōubiānchǎnpǐn)零售总额为558.3亿元。

澄海(chénghǎi)玩具协会常务副会长黄亮表示,未来将继续深化“玩具+IP”“玩具+文化”等多元融合模式,推动玩具产业从传统制造向(xiàng)高端智能、文化创意等转型(zhuǎnxíng)。

AI重塑(zhòngsù)玩具产业生态

社交媒体上,一株能说会(huì)跳的“向日葵(xiàngrìkuí)”收获不少人的点赞,它拥有自己的“性格”,还能根据孩子的个性化需求实时生成故事(gùshì)、解答问题,甚至提供陪伴。

随着“AI+硬件”的深度融合,AI玩具(wánjù)被视为大模型(móxíng)落地的场景之一。当前,在AI玩具市场已有众多创业公司涌入,FoloToy、亿家亿伴等(děng)均推出了相关产品。

“AI玩具的‘陪伴服务’是从(shìcóng)‘物品’到‘情感连接’的升级。”FoloToy创始人(chuàngshǐrén)王乐介绍,通过AI赋予玩具个性化交互能力,能让陪伴更(gèng)有温度。

广东群宇互动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AI玩具(wánjù)。(受访者供图)

融入了AI技术的玩具,寓教于乐(yùjiàoyúlè)的特点进一步凸显。当前(dāngqián),不少AI玩具集成语音(yǔyīn)识别、自然语言处理、机器学习等技术,已从简单的互动玩具进化为能够提供教育、娱乐等功能的智能设备,一些甚至(shènzhì)还有外语练习等功能。

中国(zhōngguó)玩具和(hé)婴童用品协会有关负责人表示,以(yǐ)故事机产品为例,和以前提前录入故事相比,现在可以实现一定程度的“自升级”,内容(nèiróng)更新周期进一步缩短。随着未来更多玩具企业应用人工智能技术,玩具产品创新将进一步提速,市场增长潜力也会进一步拓宽。

有报告显示,AI玩具市场的增长速度(zēngzhǎngsùdù)已明显超(chāo)越传统玩具市场。预计2030年全球AI玩具市场规模有望超350亿美元。

新技术带来新市场(shìchǎng),也面临新挑战。

“AI玩具是否会收集用户信息”“孩子的行为习惯、声音(shēngyīn)等数据(shùjù)如何保护(bǎohù)”“如何避免过度依赖AI玩具”……一些家长向记者表达了对AI玩具的担忧。

受访专家表示,在(zài)儿童教育中,AI大模型如何在保证准确交互的同时提供高质量内容(nèiróng),需要业界深入探索,相关的标准也要尽快完善。同时,家长也要引导孩子正确、适度使用(shǐyòng)AI玩具。

产业链(chǎnyèliàn)合力“玩”出更多花样

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协会有关负责人表示,中国玩具产业具有明显的产业集群化特征,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(tiáo),从原料与设备的供应采购、生产加工、检测服务到专业市场(shìchǎng)开发、出口贸易(chūkǒumàoyì)等环节一应俱全。当前,创新链、产业链合力推进,让(ràng)技术创新迅速转化(zhuǎnhuà)为产品、走进市场。

5月(yuè)21日,顾客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一家(yījiā)泡泡玛特商店内选购商品。新华社记者贾浩成 摄

在“玩具之都”汕头澄海(chénghǎi),每年设计开发玩具超30万款、平均每天超1000款新产品面世(miànshì),这样的更新效率离不开(líbùkāi)设计方、制造商等共同努力。

广东群宇互动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(fùzǒngjīnglǐ)王睦彬介绍,公司聚焦人工智能(zhìnéng)大模型应用与智能硬件创新,除了推出自有产品外,还同10家玩具企业合作,通过共享(gòngxiǎng)AI技术的模式,合力进行玩具研发(yánfā)和产品设计。

玩具企业之间(jiān)共享共创,产业间跨界融合加速:与(yǔ)服装品牌打造联名款,把潮玩“穿”在身上;与运动品牌共享市场数据,提速“爆款”研发……一系列实践(shíjiàn)正在展开。

TOP TOY有关负责人介绍,在业(yè)界,“小规模预售测试”后进行大规模生产的模式逐渐兴起。此外,基于(jīyú)消费数据可以进行柔性、个性化生产,如今500件起订的“细胞生产线(shēngchǎnxiàn)”正(zhèng)逐渐取代传统玩具业10万件级订货量模式。

独角兽动漫(dòngmàn)文化品牌总监李颖仪介绍,公司建立“区域定制”模式,例如为一些区域生产的(de)小马宝莉便利店限定版盲盒,从设计到上架(shàngjià)仅用90天时间。

“目前,玩具产业链呈现的技术赋能、文化赋能、跨界合作(hézuò)等特点愈加明显。”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协会有关负责人表示,未来要继续加强原创IP的培育与(yǔ)保护(bǎohù)、深化跨界合作与产业融合、提升产品质量与设计水平等,为消费者(xiāofèizhě)提供更多好产品,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。

更多热点速报、权威资讯(zīxùn)、深度分析尽在北京日报App

作者(zuòzhě):张辛欣 胡林果 周圆

玩具产业如何“玩”出新天地?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